党群

首页 >> 党群 >> 党群工作

“三个讲堂”为主题党日“蓄力添彩”

来源:华勘院 日期:2023-09-01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七队地下水资源工程公司党支部(以下简称“五一七队党支部”)坚持以调查研究开局,以问题导向引路,聚焦支部党建工作的重点、淤点和难点问题,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课堂、“互动式”实践课堂、“代入式”提升课堂,创新主题党日活动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沉浸式”体验课堂

探索激发党组织活力创新路径

“七一”前夕,五一七队党支部全体党员齐聚在文化长廊中,聆听党支部书记韩利辉讲授党课。

“我们不断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着力打造不同场景化学习课堂。以实景、实例、实事为依托,不断激发党组织生机活力。”韩利辉说。

作为生产经营类党组织,五一七队党支部在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也曾面临主题党日形式固化、活动内容单一、党组织活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党支部亟须破解的难题。

破题的关键在于创新。五一七队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现存的工作方法“老化”、党员思想认识“淡化”、党组织功能“弱化”等问题。深刻反思、找准切口、靶向发力。通过打造“沉浸式”课堂,带领一线党员干部“走出去”开展党性教育。参观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涉县一二九师纪念馆、花厂峪抗日纪念馆等,使党员干部身临其境亲身体验,聆听红色故事,叩问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实现自我净化、自我提高,主动学习意识明显增强,示范引领作用越发凸显,不断把红色基因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互动式”实践课堂

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就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五一七队党支部坚持把推进企业经营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牵住“内化、深化、转化”这个“牛鼻子”,将党建特色与业务优势结合起来,打造“互动式”实践课堂,既凸显党建亮点,又突破业务难点,不断探索服务矿山建设的党建融合发展之路。

云南会泽铅锌矿井下水害防治项目是五一七队地下水资源工程公司今年的重点项目。由于矿山地下“暗流涌动”,在开采过程中势必会打破地下水原有的自然平衡,极易导致地下水向矿坑回流,如果强行疏通,不但成本极高,还会引发地下水生态环境危机,处理不当甚至会带来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所以,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专业队伍通过注浆的方式,对岩石裂隙进行堵塞,将地下水屏蔽于开采区外,这样才能在安全开采的同时,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与地表地质环境的稳定。

“这个涌水治理点所处的巷道变形、垮塌严重,已经无法作业!”

“涌水量不减,生产效率就提不上来!”

面对会泽项目注浆慢、涌水点治理难这个“卡脖子”难题。五一七队党支部强化“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理念,坚持把制约经营发展的难点问题作为组织生活研究解决的“头号”问题,坚持把党建与经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在主题党日中开展“如何‘破冰’提高产能”技术攻坚大讨论活动,党支部书记带头梳理注浆卡点问题,把准攻坚关键点;技术总工靠前指导,带领党员一同学习注浆技术规范,共同研究施工工艺,找准技术突破口;党员们聚焦问题各抒己见、交流经验碰撞观点,紧扣发力落脚点……一幅点面协同“作战”的场景生动呈现,聚力吹响项目建设攻坚号角。

经过集聚众智、校准思路、多方论证、优化方案,五一七队党支部创新性提出“挡墙建设+巷道填充接顶+巷道补强+封堵涌水裂隙”的“四步走”治理方案,不仅有效破解了涌水点治理难、注浆慢的技术难题,还为矿山节约直接排水费用200余万元,赢得业主高度好评,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代入式”提升课堂

探索科技兴企人才强企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五一七队党支部紧扣人才这一“创新的根基”,聚焦人才结构“余缺并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着力在人才“质”的培养上下功夫。

五一七队党支部打造“代入式”课堂,采用支部“点单”员工“配课”、角色“代入式”教学的培养模式,即结合不同岗位、不同需求,聚焦项目建设有针对性地“命题”,员工转换角色当“专家”,到野外一线积累经验。提高技能、逐步形成“在破题中突破,在解题中提升”的良性互促氛围。

西藏高原及矿山深井等环境恶劣,自动观测地下水位及水温难度较大,围绕“如何解决西藏高原开展群孔抽水试验人员需求量大、成本高”等难题,五一七队党支部利用主题党日积极发挥人才创新作用,组建科技研发小组,由项目经理挂帅当组长,带领项目人员主动研究设置课题,成功研发“单孔多参数自动采集、存储、传输系统”“气象数据自动监测系统”并投入到项目生产中。依托水文地质核心技术优势,充分运用物联网智能化融合创新技术手段,主动投身数字赋能创新应用的主战场,倾力打造全国金属矿山水工环自动化监测预警平台,推动传统产业数学化升级

科技兴企人才强企实践路径,让五一七队地下水资源工程公司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创新型人才争相涌现——五一七队党支部“顶尖”人才矩阵构筑成效初显。2名创新型人才加入科技研发团队,3名技术型人才可担任大、中型项目技术负责人;“渠道+区域”倍增效应显著,成功落地项目5个,项目建设“量质齐升”;成功申报华勘局B类科研项目3项,科研成果凸显,成功落地西藏拿若水文地质勘探项目;数字赋能项目孵化成绩斐然,先后衍生彝良深部水文勘探等10个项目,累计合同额近亿元。